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健康常识

最新发布:骨健康指南!好骨骼离不开这5点!
2023-12-21

近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骨科专委会、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等联合发布了《中国骨健康科普指南》,全面介绍了骨骼发育、骨病诊治及预防等健康科普知识。


其中特别指出,骨骼如同房子的“四梁八柱”,生病了会发出警报,呼吁大家尽早识别,早诊早治。


骨骼发病的4个隐匿信号


除了急性骨伤,有很多骨骼疾病是慢性的、隐匿的,以下信号帮助大家提前识别:


1

疼痛



由于骨骼和肌肉密不可分,与其紧密相连的肌肉上分布有大量神经。


当因各种原因导致骨骼受损时,就会出现疼痛,可以表现为隐痛、钝痛,也可呈现剧烈锐痛,有间歇性,也有持续性。


一些骨骼的慢性疾病,如骨肿瘤、骨质疏松症等,往往因病程较长、早期疼痛不剧烈等原因被忽视,更要提高警惕。


2

身高变矮



人体常在20~24岁全身骨骼骨骺发生闭合,之后身高一般不会再长高。


进入中老年后因为脊柱老化、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身高会有少许下降,但很少有下降超过3厘米的。


如果身高变矮超3厘米,就要警惕是否有骨质疏松问题。


3

容易骨折



骨骼可以承受很大的应力,以维持正常机能。如果受力很轻的情况下发生骨折,需警惕骨质疏松甚至骨肿瘤等疾病。


4

肿块及畸形



人体骨骼发育过程中,是以脊柱为中轴,分成左右两侧的骨骼对称生长。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两侧肢体或躯干骨骼有明显的肿块或畸形等不对称情况,这就提示骨骼可能出现了病变,需警惕发育畸形、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等疾病。


了解骨骼变化三阶段


人无骨不立,骨骼“坚强”地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但骨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在不断构建、塑形和重建,在不同的年龄段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20岁前:儿童青少年正是长身体时期,此时骨骼处于骨量上升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持续增长。成年人90%以上的骨量是在青春期结束前积累的,此时保证均衡营养和规律运动,有助于孩子有一个满意的身高和成年骨量。


20岁-40岁:这个阶段是人生骨骼生长发育顶峰期,骨量维持在骨峰值。在30岁前保证足量膳食钙摄,非常重要。


40岁后:随着年龄增加,骨量开始丢失。尤其女性绝经后迅速出现骨量丢失,骨折风险随之增加;男性一般在50岁后开始出现骨量丢失,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后,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因此40岁后除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外,定期做体检,了解骨健康情况也非常重要。


好骨骼离不开这5点


1

多晒太阳


阳光如果照射不足,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现在不少办公族基本一天都在室内,晒不了多少太阳。每周两次主动晒15-30分钟太阳,这样才有利于维生素D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2

营养摄入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牛肉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元素,充足钙和维生素D营养,对维持人生各个阶段的骨骼健康均发挥重要作用。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可进食钙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坚果等等。建议每天喝300毫升以上牛奶,一般每3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321毫克的钙。


此外,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在骨胶原的形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充足的骨胶原有利于骨骼的韧性。维生素D、K、C、E、A则影响着骨的生长与代谢。除了在饮食中获取外,也可通过复合制剂补充。


3

避免伤骨坏习惯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4

保持规律运动


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周最好有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和跳广场舞等。


5

保持健康体重


保持适当健康的体重。过度消瘦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

联系我们
邮箱:lc_ppzx@lancare.com
24小时呼叫中心专线:400-119-1011

客户端下载
http://www.lancare.cc/app

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